“支部建在连上”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经验。医院如何结合实际用好这一经验?长沙市中医医院(长沙市第八医院)针灸康复学科党支部的回答是,把支部建在学科上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全心全意服务患者,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进,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深度融合,党建力促学科建设不断突破
来不及脱下白大褂,开完病例大讨论后,党员们就地在党员活动室开会。这是长沙市中医医院(长沙市第八医院)针灸康复学科党支部的日常。
党员活动室是长沙市中医医院(长沙市第八医院)针灸康复学科党支部的“党员之家”,这里融集体活动、入党宣誓、思想交流、学习教育、党群互动于一体,为党员们开辟了一个党建学习教育园地,成为了党建工作的载体和抓手。
“医院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,融入医院主体业务工作之中。”医院党委书记杨人贵给支部的党员上专题党课。他说,学科建设是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,而党建工作是学科建设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源泉,如何发挥党组织资源优势,扎实推进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。
在针灸康复学科,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力量,极大促进着学科的发展。
针灸康复学科主任杜革术,作为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、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,从事针灸康复临床、教学及科研工作32年,近年来,主编出版专著5部,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,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市级科研课题13项,科研成果获省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项,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。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100余次,年均诊治患者1.5万余人次,在专业领域及广大患者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。
不仅于此,学科以“高效、优化、协调、综合”的原则构建人才队伍,汇聚了针灸推拿学、康复医学、中西医结合临床等各级人才110人,学科团队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20余项,其中“醒脑开窍针刺法”治疗中风病、“针灸三期愈骨法”促进骨折愈合、“调神止痉针刺法”治疗偏瘫肢体痉挛、“调神益智针刺法”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、“通督调神针刺法”“三通四联”综合疗法治疗痛症、针刺结合透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等,处于国内先进、省内领先水平。
助力健康,“党员志愿者”做先锋当表率
除了业务学习交流,在针灸康复学科,党员们还纷纷戴党徽亮身份、树正气做公益、做先锋当表率,服务社会、服务患者。
关爱患者,医者仁心。“三伏贴”是根据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理论,每年的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。每年针灸康复学科都参与医院的“三伏贴”大型义诊活动,让更多市民了解了中医养生的相关知识,享受到中医外治疗法的益处。
健康科普,宣讲知识。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,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教育紧密结合,针灸康复学科开展“中医药文化进课堂”活动,走进多所小学。讲述“中医药小故事”,进行中药展示、医患扮演、把脉看舌、耳穴压豆等互动环节,进一步增进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与认同,为弘扬中医国粹播下传承的种子。
走进一线,服务患者。针灸康复科开展了“送医下乡,服务人民”系列义诊活动,在长沙县金井镇、福临镇等多地,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详细解答居民们提出的各类健康问题。现场为居民提供一对一问诊号脉、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指导,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针灸特色服务,根据每位居民的情况为他们提出了合理建议和饮食指导。
据不完全统计,近年来,支部书记杜革术带领党员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,包括湖南省针灸学会长沙市分会“湖南艾灸行”公益活动、“以膏代灸,温灸健康百县(站)”大型系列义诊活动、“中医中药中国行(湖南长沙站)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活动暨中医药养生文化主题宣传活动”及“送医下乡,服务人民”系列义诊活动,将中医药技术传播给广大老百姓,受到了诸多好评。
结对共建,共同促进。近年来,针灸康复学科在人才培养、科研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,学科成功纳入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多中心团队。科室积极发挥行业优势,优化整合资源,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共建交流,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。学科精准帮扶指导3个县级中医院、40个医联体、66个专科联盟单位,并对长沙市区、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精心指导和教学培训,显著提升了区域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、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,不断提高学科辐射能力,促进学科持续、高效发展。
“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我们会不断夯实党支部自身建设,确保支部‘五化’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实效,筑牢学科发展的政治堡垒,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劲保障。”杜革术说。